协会微信公众号
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经济运行2023年三季报: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整体利润水平持续下滑
来源: | 作者: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24-01-12 | 111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经济运行2023年三季报:

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整体利润水平持续下滑


2023年三季度,建材、风电等主要应用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表现不及预期,玻纤企业库存压力持续上升进而导致大部分产品价格重启下降通道,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不及一二季度。2023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10%,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3.51%。


一、前三季度行业整体运行概况

(一)产能产量情况

1.玻璃纤维纱:

受前期池窑投产影响,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玻璃纤维纱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1%。三季度,我国无新建大型池窑建成投产,同期有多条窑炉到期关停,行业整体在产池窑产能规模有小幅缩减。鉴于当前市场需求下降、部分粗纱产品价格创历史新低及库存高企的局面,无论业内企业还是新进资本,大部分在建或拟建池窑建设项目均已采取延缓投产措施;同时从三季度开始,部分企业逐步实施更大规模池窑冷修技改计划,以期减少产量供给、实现技术进步、以待行情回暖。

图片

图片


2.玻璃纤维制品

增强用毡布制品方面:2023年1-9月,全国风电新增装机3348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1424万千瓦。三季度风电行业需求减弱,相较二季度装机环比下降,对风电用玻纤制品的需求减少且价格承压。
工业用毡布制品方面:受地产行业需求持续下行影响,建筑增强、建筑装饰用玻纤制品需求下降。安防用玻纤制品积极拓展下游应用。随着铁路运输投资今年一到三季度持续增长,土工用玻纤制品市场需求稳定。
电子用毡布制品方面:随着下游电子行业产业链库存恢复正常,电子产品需求缓慢回升,加之汽车电子、服务器、通讯等部分高端消费市场需求拉动,带动印制电路板行业出现季节性复苏,玻纤电子纱及毡布制品价格三季度开始回升。


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

2023年1-9月,我国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产量同比增长4.2%。其中,大中型企业、细分市场骨干企业订单较为稳定,部分小企业订单波动较大。

图片

图片

2023年1-9月,我国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5.5%,利润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0.45%,前三季度利润额稳步递增。同期销售利润率缓慢回升至5.15%,比去年同期增长0.64%。行业整体利润水平的提升,部分来自上游原辅材料成本大幅下降,但更大程度上源于有限的市场份额逐步向大中型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企业集中,行业低端恶性竞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图片


(二)进出口情况

1.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

1、出口情况

出口形势整体有所好转,7、8、9月单月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9月单月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量为14.76万吨,同比增长达到23.80%。三季度出口规模持续上涨,一方面与海外市场整体需求有所复苏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内企业主动去库存有一定影响。

图片


出口价格方面,1-9月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金额累计21.85亿美元,同比下降21.15%。前9个月产品出口均价1531.11美元/吨,同比下降17.73%。在前期企业库存压力持续上升情况下,部分企业开启去库存行动,产品出口均价创历史新低。虽然近年来俄乌冲突不断,导致欧美等地能源资源成本快速上涨,加之国内在智能制造、数字化赋能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持续进步,从而使国内企业形成成本竞争优势,但面对全球经济通胀压力和欧美实体经济回归,全行业必须对日益复杂的外贸出口形势保持警醒。
出口产品结构方面,1-9月纤维及短切毡制品、机械结合织物和玻纤布浸胶制品三大类产品出口量分别为94.38万吨、33.24万吨和15.11万吨,占比分别为66%、23%和11%。34项具体税目产品中,前三季度出口量前五位的是玻璃纤维无捻粗纱、长度不超过50毫米的玻璃纤维短切原丝、玻璃纤维化学粘合毡、未列名玻璃纤维制品(70199099)、玻璃纤维紧密粗纱机织物,出口量分别为55.84万吨、19.74万吨、12.44万吨、9.23万吨、5.37万吨,五项合计占前三季度出口总量的71.90%。

图片


2.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

2023年1-9月,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累计进口量为8.98万吨,同比下降3.89%;进口金额累计6.01亿美元,同比下降14.07%;前9个月进口均价6696.2美元/吨,同比下降10.59%。
其中,纤维及短切毡制品、机械结合织物和玻纤布浸胶制品三大类产品进口量分别为6.37万吨、1.65万吨和0.96万吨,占比分别为71%、18%和11%。

图片

34项具体税目产品中,前三季度进口量最多的是长度不超过50毫米的玻璃纤维短切原丝、玻璃纤维无捻粗纱、长度超过50毫米的玻璃纤维短切原丝、其他玻璃纤维纱线及定长纤维纱条、未列名玻纤制品(70199099),进口量分别为2.45万吨、1.91万吨、1.19万吨、0.78万吨、0.47万吨,五项合计占前三季度进口总量的75.80%。


(三)行业经效情况

2023年1-9月,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10%,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3.51%。三季度,虽电子市场需求小幅回暖,但建材、风电等其他主要应用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远低于预期,库存压力持续上升进而导致大部分产品价格重启下降通道,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不及一二季度,行业低盈利水平运行。

图片


价格方面,受市场整体需求不达预期及场外再曝产业资本大举介入等因素影响,玻璃纤维增强纱市场信心再遭打击,三季度各类玻璃纤维增强纱价格重启下降通道,部分产品价格创历史新低。与此同时,电子行业产业链库存逐步恢复正常,加之汽车电子、服务器、通讯等部分高端消费市场需求拉动,带动玻璃纤维电子纱及电子部产品出现小幅回弹,成为当前行业发展难得的亮点。

图片


库存方面,2023年1-9月,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工业期末产成品库存累计值比去年同期增长8.53%。进入三季度,规上企业产成品库存量已达到近两年最高值。为了降低库存压力,企业一方面采取冷修和缓建减少新增产能供给,另一方面不断降低产品售价,开启去库存行动导致库存同期增长率在三季度末下降至个位数。

图片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及问题

(一)产能供需平衡的考验

行业当前面临供需格局平衡的极大考验,无论球窑还是池窑均在销量和价格双低的形势下承压运营,亟需一个由政策引导和市场决定的产能调整机制。此外,在大国博弈和我国新型工业化大背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使然,作为新材料一员的玻纤行业将不乏新加入者,这其中既有其他行业转型的资源,也有以投资为目的的社会资本;既显现一些企业补链、强链的全产业链化发展趋势,也是一些地方政府发展完善当地产业集群的需要。这些都无疑将给行业的产能数量和竞争格局带来冲击。


(二)产业链的高质量衔接

基于产供销的成本因素,过去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围绕原材料和市场半径发展,呈现比较明显的地域特点,同时也凸显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近两年受能耗指标影响,一些企业从发展的角度考虑产业转移,还有一些地区以产业集聚本地化的路径规划,拟引入优质玻纤企业以完善当地产业集群。如何使产业规划、自然资源、项目资金、技术团队、人才引入与当地产业链匹配衔接,助推当地玻纤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是一道亟待解答的必答题。


三、发展建议

(一)科学论证产能投资

鉴于玻纤行业现有的产能容量、当前的供需格局和市场形势,近两年池窑企业基本上延后了扩产计划,并实施冷修计划。基于行业特性决定,生产玻纤纱对资本、自然资源、研发能力、人才团队的集成要求非常高,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这不仅是对资本和技术研发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投资者定力的考验。此外,现有的池窑进行冷修或新建产能,均有性能提升指标或技术突破目标,并非只是为了追求规模效益的重复建设。同时,在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下,行业盈利周期有逐渐变短的趋势。所以此时选择进入玻纤行业并非利好时机。如果企业计划投资建设池窑项目,应充分考察论证,在争取多方共赢的基础上,链接最优资源配比。


(二)资源高质量配置

近年来,不少地方积极构建创新生态,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完善玻纤产业链集群,拓宽拓深发展空间。熟悉玻纤产业政策、明晰地方产业规划是首要任务,它决定着地方发展方向是否适宜,决定资源匹配度和市场融合的问题,决定着能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玻璃纤维行业不仅有池窑和球窑企业,还有众多深加工玻纤制品企业亟待培育发展。从区域发展方面,鼓励地方开展区域特色玻璃纤维深加工制品基地培育工作,整合企业资源,推进玻纤在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安防等领域的应用;从资源配置上,鼓励资本市场与原有的玻纤池窑企业对接,倡导并购优先,以期实现资源利用和市场效益最大化。


结语: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正在深度调整,全球玻纤产业格局亦在发生变化。时代要求行业发展要“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的全过程”,意味着企业要在细分领域市场建立竞争优势,必须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所以当前大家应共同寻求推动行业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共建良好发展业态,共建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及成果共享机制,共渡寒冬谋发展。(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


推荐图文
推荐协会服务
    点击排行